形容打仗很勇猛的成语(120个)

  • 拔山盖世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百折不挠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兵强将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不顾一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顾。

    成语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成千上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 出生入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扯鼓夺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作战勇敢。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 初生之犊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 单刀直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 蹈锋饮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 奋不顾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 赴汤蹈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横扫千军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成语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 浑身是胆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兼人之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成语出处:《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 攫戾执猛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成语出处: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 临危不惧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 履险如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成语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 龙腾虎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龙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 龙腾虎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成语出处:诤民《五月二十一日上谕恭注》:“有拿破仑之龙腾虎踯,而后率轻躁之拉丁人震慑全欧。”

  • 龙腾虎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成语出处:清·夏清贻《何日醒·东三省》:“战鼓三挝,龙腾虎掷挪。”

  • 猛虎出山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成语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2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 谋臣武将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成语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 目无王法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 能征惯战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 排除万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成语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 披荆斩棘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匹马一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成语出处: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

  • 气壮山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成语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 前仆后继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成语出处: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搴旗取将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成语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 轻卒锐兵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轻卒:轻装的士兵。锐兵:锐利的武器。轻装勇猛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形容部队战斗力很强。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 如狼如虎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勇猛、猛烈。

    成语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 如龙似虎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勇猛有活力。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

  • 杀敌致果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