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日夜辛劳勤奋不懈的成语(57个)

  • 安贫乐道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 奔逸绝尘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 不耻下问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不堪其忧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无耻到极点。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 才识过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 刺股悬梁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箪食瓢饮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都中纸贵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

    成语出处:唐·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 发愤忘食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鸡鸣而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将勤补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今朝有酒今朝醉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成语出处:唐·罗隐《自遣》诗:“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鸡鸣起舞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成语出处: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 刻苦耐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成语出处: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 勤能补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 青出于蓝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青:靛青,青色颜料。蓝:蓼蓝,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成语出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 勤学好问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 夙兴夜寐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成语出处:《诗经·魏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夙夜匪懈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 三省吾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上勤下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勤:勤奋。顺:顺从,服从。作领导的勤奋工作,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

    成语出处:唐·韩愈《郓州豀堂诗》:“惟所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

  • 夙兴夜处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同“夙兴夜寐”。

    成语出处:《仪礼·士虞礼》:“曰哀子某哀显相,夙兴夜处不宁。”

  • 夙夜不解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同“夙夜匪懈”。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统》:“其勤公家,夙夜不解。”

  • 夙夜匪解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同“夙夜匪懈”。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 夙兴昧旦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黎明即起。形容勤奋。

    成语出处:《魏书·高祖纪》:“朕永鉴四方,求民不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 天寒地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 韦编三绝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 闻鸡起舞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胸怀大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夕寐宵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同“夙兴夜寐”。

    成语出处:《南史·宋纪上·武帝》:“是故夕寐宵兴,搜奖忠烈;潜构崎岖,遇上履虎;乘机奋发,义不图全。”

  • 一举一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 一曝十寒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一日三省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