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五官深刻的成语(216个)

  • 笨嘴拙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成语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闭口不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 不绝于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不堪入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不置可否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成语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 笨嘴笨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 拨嘴撩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挑拨是非。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 不好意思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成语出处:?

  • 齿白唇红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 慈眉善眼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

    成语出处: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 打牙配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相互戏虐,闲扯说笑。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这妇人)常和从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 大处着眼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儿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处着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 大开眼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开阔视野,增回见识。

    成语出处:唐·李濬《松窗杂录·楚几》:“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 钉嘴铁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成语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 鼎铛有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 东风吹马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成语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瞪目哆口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帝城花样·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 点胸洗眼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成语出处:明·陈继儒《偃曝谈馀》卷下:“《通释》云:‘字原有秦隶汉隶,今当以晋唐书为晋隶唐隶,则自然易晓也。’张绅此言,可为点胸洗眼之语。”

  • 东风马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成语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东风过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同“东风射马耳”。

    成语出处: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 杜耳恶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塞住耳朵不愿听。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 耳濡目染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耳软心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

  • 耳鬓斯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

  • 耳闻目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耳聪目明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成语出处:《周易·鼎》:“耳目聪明。”

  • 耳视目听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成语出处:《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 耳提面命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耳听八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耳闻不如目见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耳顺之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耳鬓厮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 耳满鼻满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 肥头大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 佛口蛇心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