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失误的成语(222个)

  • 补偏救弊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成语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 不教而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出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不教而诛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 不咎既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成语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不刊之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不能自拔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成语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 不知所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鼻垩挥斤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成语出处: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 不追既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追:追究。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

  • 惩前毖后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 出入人罪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成语出处:《唐律·断狱》:“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

  • 舛讹百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成语出处:

  • 大错特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完全错了。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 大梦初醒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 戴罪立功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其覃恒等所统军,就仰高伟管领,戴罪杀贼立功自赎。”

  • 代人受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成语出处: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1章

  • 蹈其覆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成语出处: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其覆辙也。”

  • 得不偿失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 颠倒是非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杜渐防微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 对症之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抵瑕陷厄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抵:触;瑕:瑕疵,缺点;陷:攻破;厄:迫害。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问》:“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 东差西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成语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 对症发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 讹以滋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成语出处:清·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而无如市井仓皇,讹以滋讹,几于三人成虎。”

  • 讹以传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 犯颜极谏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防微虑远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成语出处: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 非昔是今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 粉身碎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 负薪救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出处:《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防芽遏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错误或恶事在未显露时,即加以阻止、防范。

    成语出处:《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奋传》:“大行皇帝览古戒今,防芽遏萌,虑于千载。”

  • 扶正祛邪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成语出处:傅维康《医药史话·张仲景》:“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 犯颜直谏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改过不吝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