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而的成语(317个)

  • 安枕而卧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成语出处:《史记·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 倍道而进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 背道而驰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 比肩而立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 不辞而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成语出处: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 不恶而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成语出处:《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 不得而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没有办法知道。

    成语出处: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 不寒而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 不欢而散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很不愉快地分手。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不欢而散。”

  • 不教而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出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不胫而走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成语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 不教而诛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 不劳而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不谋而合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不期而然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成语出处: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 不期而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成语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 不约而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成语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 倍道而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成语出处:《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 比屋而封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 不了而了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犹不了了之。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二:“我们这次赌赛,就此不了而了。”

  • 不劳而成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也。”

  • 不勤而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 不言而谕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成语出处:宋·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 不药而愈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 不壹而三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再三;多次。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 不壹而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同“不一而足”。

    成语出处:《汉书·陈汤传》:“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颜师古注:“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

  • 秤薪而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称薪而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趁虚而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成语出处:《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 乘虚而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成语出处:《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 础润而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垂手而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 称柴而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 乘兴而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乘:趁,因;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成语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 瞠目而视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瞪大眼睛看着。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西边房门又开,一妇人衫裙俱青,抱婴儿以出,亦瞠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