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成语来形容灭火(26个)

  • 负薪救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出处:《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救火投薪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绝薪止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 绝其本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本:草木的根。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 救焚投薪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 救焚益薪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 救燎助薪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救火投薪”。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答越安抚书》:“名为息黥补劓,实则救燎助薪,宜人心之不服者也。”

  • 披麻救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

  • 泼油救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浇火也。”

  • 惹火烧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

    成语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 山木自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成语出处:《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束缊请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成语出处:《汉书·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 束缊举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 束缊还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成语出处: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私;惩羹吹虀,尚虑谴诃之及。”

  • 窝火憋气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李青山有些胆怯,他退到门边,嘴头咕噜着:‘滚就滚吧!’扭转身子,窝火憋气地迈出门去了。”

  • 烟消火灭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若是这位武弁老爷,当时认个不是,赔个笑脸,这件事儿也就烟消火灭的了。”

  • 扬汤止沸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 以火救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成语出处:《庄子·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以水救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成语出处:《庄子·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抱薪救火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抱薪救焚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 膏火之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未易办也。”

  • 膏火自煎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

    成语出处:《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釜底抽薪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排难解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 水火不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有时比喻人与人之间有仇恨,不能在一起。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成语出处:《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