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字是遗的成语(34个)

  • 补阙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成语出处:《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弼以补阙拾遗。”

  • 补过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成语出处:《汉书·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 殆无孑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成语出处: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 道不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 道不掇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成语出处:《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 据为己有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 巨细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大小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冯骥才、李定兴《义和拳》:“然后急不可待地像倒水一般,把所知道的一切,巨细无遗地告诉给刘黑塔他们。”

  • 涓滴不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涓:细流;滴:小水珠。一点一滴也不遗漏。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

    成语出处: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 路不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 路无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 手泽之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成语出处:《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 扫地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彻底干净,毫无存留。同“扫地无余”。

    成语出处:《晋书·惠帝纪》:“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

  • 扫地无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彻底干净,毫无存留。同“扫地俱尽”。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齐李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拾掇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拾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遗留。拾掇:采检,拾取。

    成语出处:

  • 易如反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又,“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 养虎自遗患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成语出处: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史记·项羽本纪》

  • 一点一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微小零星。

    成语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 一览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览:看;遗:遗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易于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成语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新都袭汉,易于拾遗也。”

  • 暴露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成语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 道无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 道不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成语出处:《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 纤悉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宋·李光《论王子献等札子》:“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泊旁之人,无所衣食。”

  • 靡有孑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成语出处:《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 干干净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 一饭三遗矢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矢:通“屎”,粪便。一顿饭的功夫上了三次厕所。形容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成语出处:

  • 细大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成语出处:宋·曾巩《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处穷羁,锄荒补漏,细大无遗。”

  • 噍类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噍类:指活着的人;遗:遗留。没剩下活着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策梁公九锡文》:“含冤抱痛,噍类靡余。”

  • 天不憗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成语出处:《南齐书·褚渊传》:“天不憗遗,奄焉甍逝,朕用震恸于厥心。”

  • 天不憗遗一老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

  • 涂不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涂:通“途”,道路。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涂不拾遗。”

  • 荡然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 无复孑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孑遗:遗留,余剩。没有再剩下什么

    成语出处:前蜀·牛峤《灵怪录·居延部落主》:“周岁无复孑遗,水银后亦失所在。”

  • 囊括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指完全包罗在内,无所遗漏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仙桂引》:“喜则喜空洞能容,为则为囊括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