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遗漏很多的成语(39个)

  • 补阙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成语出处:《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弼以补阙拾遗。”

  • 不遗寸长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寸长: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

    成语出处:《宋史·娄机传》:“称奖人才,不遗寸长。”

  • 沧海遗珠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成语出处:《新唐书·狄人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策无遗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成语出处:《北齐书·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 澈底澄清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这个人的来历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又第二三回:“安太太早把这事告诉了他一个澈底澄清。”

  • 从头到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 点水不漏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 挂一漏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成语出处: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 简明扼要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成语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 巨细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大小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冯骥才、李定兴《义和拳》:“然后急不可待地像倒水一般,把所知道的一切,巨细无遗地告诉给刘黑塔他们。”

  • 涓滴不漏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涓滴:小水珠,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一点儿也不遗漏。亦作“涓滴不留”、“涓滴不遗”。

    成语出处:

  • 涓滴不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涓:细流;滴:小水珠。一点一滴也不遗漏。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

    成语出处: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 罗织罪名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 谋无遗策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 拾遗补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遗:遗漏;阙:过失。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 万无一失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史记·淮队侯列传》:“以此参之,万不失一。”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无所不晓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女甚是聪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 学识渊博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成语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 一目十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成语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 一五一十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 原形毕露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原形:原来的形状;毕:完全。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

    成语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狐女曰)将衣求印,原冀升天,讵意被其一火,原形毕露,骨肉仅存,死期将至。”

  • 一点一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微小零星。

    成语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 源源本本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源头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自从这立宪二字发见了,就有人从西书上译出一部宪法新论,讲的源源本本,有条有理。”

  • 包罗万象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成语出处:《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暴露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都暴露出来。

    成语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 百密一疏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成语出处:清·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 补阙挂漏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阙:缺;漏:遗漏。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成语出处:清·赵曦明《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 马空冀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 面面俱到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这位单道台办事一向是面面俱到,不肯落一点褒贬的。”

  • 将伯之助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 纤悉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成语出处:宋·李光《论王子献等札子》:“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泊旁之人,无所衣食。”

  • 地无遗利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 毫发无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 学无所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遗:遗漏。形容学识渊博,无所不知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 宁遗勿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宁:宁可;遗:遗漏;勿:不要;滥:过多。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