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海气势磅礴的成语大全(117个)

  • 鳌掷鲸呿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成语出处:清·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 百万雄师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成语出处:宋·张载《庆州大顺城记》:“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 波澜老成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成语出处: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 波涛汹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 拔山举鼎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 百万雄兵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同“百万雄师”。

    成语出处:宋·赵葵《南乡子》词:“束发领西藩。百万雄兵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 波路壮阔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徜徉恣肆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挥洒自如,气势豪放。

    成语出处:宋·曾巩《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楞穷。”

  • 地动山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

  • 顶天立地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更来这里觅个甚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 咄咄逼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成语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倒峡泻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文笔酣暢,气势磅礴。

    成语出处:《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笔,拈在手中,便如龙飞凤舞,落在纸上,便如倒峡泻河,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

  • 翻江倒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成语出处: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 风卷残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卷残云,都使的光光荡荡了。”

  • 风起云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成语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 风樯阵马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 放纵不拘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同“放纵不羁”。

    成语出处:《汉书·游侠传·陈遵》:“竦博学通达,以谦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 翻江搅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 钢筋铁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成语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 鼓角齐鸣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 豪言壮语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成语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

  • 浩浩荡荡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横扫千军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成语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 虎头燕颔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成语出处:《后汉书·班超传》:“燕颔虎颈,飞而食肉。”

  • 挥洒自如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成语出处: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 回山倒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成语出处:《魏书·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 剑拔弩张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成语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锦绣河山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成语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 精神焕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 举鼎拔山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成语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 江翻海倒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犹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9回:“虎踞深林,顷刻里江翻海倒;蜂屯三澨,一霎时火烈烟飞。”

  • 雷霆万钧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成语出处: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 擂鼓鸣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 来势汹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成语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 龙盘凤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亦比喻书法笔势飞动。

    成语出处:后晋·沈昫《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