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认真商量的成语(38个)

  • 安民告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成语出处: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记》:“嘱两县速出安民告示,谕令店铺照常开张。”

  • 不谋而合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不足与谋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 包办代替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办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 单刀直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 当头对面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当面商量或面对面辩论。

    成语出处:

  • 道不同不相为谋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 共商国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成语出处:

  • 噤若寒蝉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拒人于千里之外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 决一死战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对敌人拼死决战。

    成语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 距人千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傲气极大,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距,通“拒”。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潜移默化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无可厚非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 询谋谘度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咨询谋议,商量研究。

    成语出处:

  • 言简意赅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成语出处: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 一诺千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一事无成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 颐指气使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成语出处:《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 有的放矢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成语出处:宋 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

  • 议论纷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成语出处:语出《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 筑室道谋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渍于成。”

  • 自相矛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成语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 作舍道边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 字字珠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 暴风骤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不言而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不相为谋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 不谋而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不谋同辞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 从长计议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且待女孩儿到来,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有何不可。”

  • 各不相谋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隔墙有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成语出处:《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 面面相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成语出处:明·张岱《海志》:“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

  • 莫衷一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