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完全相符的成语(18个)

  • 不差累黍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成语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权经重者不失黍累。”

  • 不谋而合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不约而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成语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 大同小异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叠矩重规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迭矩重规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郄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毫发不爽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 毫无二致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成语出处: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殊途同归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一模一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 异口同声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 一毫不差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好道打磨不到,也有多个瘢儿,少个蒂儿,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

  • 一模二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犹言一模一样。样子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又或有将金银珠宝首饰来解的,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数,便一模二样,暗地里打造来换了。”

  • 一式一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完全是一个式样。形容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 不谋而同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重规迭矩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同符合契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 如出一辙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