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能不治病的成语(54个)

  • 敝鼓丧豚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成语出处:《荀子·解蔽》:“故丧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 病入膏肓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病入骨髓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 不可救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不治之症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 砭庸针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成语出处:清·龚炜《巢林笔谈·双忠寺碑文》:“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 病入骨隨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隨,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隨,臣是以无请也。”

  • 达官贵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 二竖为虐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繁荣富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成语出处: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好逸恶劳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成语出处:《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 讳疾忌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回春之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回春:本指冬去春来,比喻医道高明,能治愈难治之病,挽救垂危的病人。术:医术。指起死回生的医术。同“妙手回春”。

    成语出处:

  • 积重难返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重,无乃难迁乎?”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三·旧制一废难复》:“此又皆势处极重之难返者。”

  • 疾不可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旧病难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则待作抱官囚,觅不着逃生计,急回头待悔来应迟,又不将心猿意马牢拴系,也不是你本性难移,旧病难医。”

  • 励精图治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成语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 路不拾遗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 起死回生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成语出处:明·张岱《鲁云谷传》:“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 三年之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手到病除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险除。”

  • 蛇影杯弓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 痛下针砭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成语出处:《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 先发制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成语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烟霞痼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成语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

  • 烟霞痼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成语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

  • 药石之言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

  • 以毒攻毒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 摇头叹息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他们睁着眼睛不看责任制带来的好处,只管继续摇头叹息:‘社会主义已经不成体统了’。”

  • 药到病除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成语出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 纸醉金迷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出处: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 治病救人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 灼艾分痛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 膏肓之疾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妙手回春  [ài cái rú mìng]

    成语解释:指医生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